化學氧化技術
廣東鋁鎂絲線材處理是指用氧化劑在鎂合金表面生成一層薄且致密的氧化膜。覆蓋在基體表面的氧化膜比自然形成的氧化鎂層更致密,因此,該氧化膜能有效提高鎂合金的耐蝕性能,同時,還能作為鎂合金涂裝的底層,增大涂層的結合力。
鉻酸鹽處理雖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鉻酸鹽對環(huán)境污染大,對人體毒性高。在不久的將來,鉻酸鹽處理工藝將會被環(huán)保、無毒的處理方法如鉬酸鹽、高錳酸鹽和P-Ca復合磷酸鹽等處理工藝取代。L.Yang等先用鉬酸鹽氧化法在Mg-8Li合金表面生成一層致密、均勻的氧化膜,然后再用傳統(tǒng)的化學鍍鎳法制備一層結合力好的Ni-P合金層,使基體獲得了良好的耐蝕性能。磷酸鹽-高錳酸鹽處理是一種環(huán)保、低成本的化學氧化法,但是該方法有較為明顯的缺陷:在用該法處理含鋁的鎂合金時,氧化反應會優(yōu)先發(fā)生于β-Mg17Al12相,因而不能在整個鎂合金基體表面生成均勻、覆蓋度高的氧化膜層,這在一定程序上影響了其提高鎂合金基體耐蝕性的效果。
衛(wèi)中領等研究開發(fā)了一種新型的P-Ca復合磷酸鹽處理工藝,它能在鎂合金表面形成含有Mg、Al、Ca等元素的復合磷酸鹽保護膜。該膜層與基體金屬結合牢固,具有類似于鉻酸鹽膜層的耐蝕性能。該工藝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小,對人體毒性小,可有效取代鉻酸鹽處理工藝,目前已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應用。
廣東鋁鎂絲線材處理工藝成本低于電鍍和化學鍍工藝,因此具有較高的應用潛力。但是化學氧化膜的表層膜電阻較高,導電性差,這也限制了其在電子產(chǎn)品領域的應用。在電子產(chǎn)品制造領域,新型的能制備低電阻、高耐蝕性膜層的化學氧化處理技術是未來的研究熱點。